Notification Action Needed Opt Out
Off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Opt Out
Off
    Referenced Site
    Space
    Venue
    Hero Media
    Title override
    小劇場粵劇《文廣探谷》
    Alternative text override
    小劇場粵劇《文廣探谷》
    Caption
    Title override
    Art form
    Event Date
    -
    Hide dates
    Off
    Thumbnail
    Title override
    小劇場粵劇《文廣探谷》
    Alternative text override
    小劇場粵劇《文廣探谷》
    Online
    Off
    Is free
    Off
    Short description
    此劇擷取北宋楊家將故事,除保留傳統排場外,青年創作團隊靈活運用當代劇場技術及加入原創橋段,以楊文廣反思先輩教導,借喻戲曲的傳承
    Teaser
    戲曲中心獲獎製作 重塑家傳戶曉的楊家將故事 借喻戲曲的傳承與未來
    Description

    《文廣探谷》為戲曲中心製作的第二部小劇場粵劇,取材自楊家將故事,除了保留傳統排場,還加入當代劇場科技及原創橋段,為歷史故事賦予全新意義,借喻戲曲這種古老藝術在現今社會的傳承,擦出傳統演繹手法與現代劇場設計之間的火花。

     

    所獲殊榮:

    • 2019年第四屆北京新文藝團體優秀戲劇展演「戲曲類最佳劇目」
    • 2019年第四屆北京新文藝團體優秀戲劇展演「戲曲類最佳演員」(黎耀威)
    • 2019年第六屆北京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優秀劇目獎」

     

     

    「關目、台型、功架、身段、唱腔,雄渾成熟,有戲有力有情,之前(黎耀威)贏得最佳演員的確是實至名歸。」

    ──香港資深戲劇工作者白耀燦

     

     

    「故事情節豐富,短短80分鐘,起承轉合面面俱圓,傳統戲曲結合科技頗富新鮮感……四位演員要分飾三代人,想必是下了許多苦功。」

    ──粵劇名伶吳美英

     

    冠名贊助:

    香港友好協進會

     

    製作:

    戲曲中心

     

    Description More

    藝術及製作團隊:
    監製、導演:鍾珍珍*
    編劇、導演、編曲:黎耀威、黃寶萱
    技術總監:胡偉聰*
    舞台設計:黃逸君
    燈光設計:蕭健邦
    音響設計:温新康
    音響設計(2019年北京首演):楊我華
    錄像設計:方曉丹
    助理監製:李嘉隆*
    製作經理:盧月芳*、陳嘉儀*
    監製助理:莊淑雯*、丘穎晞*

     

    演員:
    黎耀威 飾 楊繼業(楊令公)、楊宗保
    黃寶萱 飾 楊七娘(杜金娥)
    吳立熙 飾 楊文廣
    沈栢銓 飾 楊洪、王文

     

    樂隊:
    音樂領導:毛奕俊
    擊樂領導:陳定邦
    樂師(依筆劃序排名):何卓晉、何卓濤、高永熙、梁淑妍、陳一凡、黃婉苓、黎家維、鍾詩玲、蘇紹勳

     

    *西九文化區職員

    Event accordion
    詳細資料
    套票折扣

    於同一交易內,購買三套或以上「小劇場戲曲節2022」劇目的正價門票,可享九折優惠。

    *折扣優惠只適用於電話購票,或親身於戲曲中心及自由空間票務處購票。名額有限,售完即止。除套票優惠外,本節目不設其他票務優惠。

    年齡限制

    6歲以下小童恕不招待。

    備註
    • 為配合政府防疫工作,以及保障公眾、入場觀眾與員工的安全,本節目現已調低入座率。場地將因應嚴控疫情的需要而調整入場規則及座位安排,請密切留意節目的最新公布。
    • 為確保觀眾、表演團隊及職員安全,請遵守以下措施:
    • 主辦機構保留更改節目的權利。
    查詢

    票務查詢:
    (852) 2200 0022, ticketinfo@wkcda.hk

    惡劣天氣安排

    如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於活動開始前3小時仍然生效,是次活動將會取消。

    Description title
    概覽
    Date and time

    2022年10月14至16日(星期五至日)
    晚上7時30分

     

    演出長約1小時20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Venue

    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
    自由空間大盒

    Event Languages
    以劇種地方語言演出,輔有中英文字幕
    Tickets
    $280、$230

    門票於2022年9月7日(星期三)上午10時公開發售。
    Tab title
    創作團隊
    Tab title
    特色/劇種
    Content Tab1
    理念及特色

    小劇場粵劇《文廣探谷》是戲曲中心製作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展現粵劇從古到今的風格,以及當代探索經典的嘗試,而《文廣探谷》則旨在討論戲曲的傳承。

     

    創作上,全劇保留了粵劇傳統排場,包括「大戰」、「困谷」、傳統粵曲《楊繼業闖碑》;在家傳戶曉的「楊家將」故事骨幹之上,加入新橋段,如「闖碑」一場;情節時序、虛實交錯,配以簡約的錄像設計和舞台效果,呈現千軍萬馬的武打場面,揭示和連結故事中人物的心境。音樂上,整劇的旋律耳熟能詳,腔詞能琅琅上口,均能加強觀眾對每個角色的印象和營造戰場的氛圍,烘托出一幕幕既動人又發人深省的情節。表演上,演員展現了南派粵劇的身段,亦在武打上糅合南北派的工架,表達此劇「傳」與「承」的主題。

     

    故事由《令公闖碑》開始,以文廣對楊家過去的思索訴說粵劇的過去;其中的「大戰」、「困谷」,既是文廣身歷其境,也是讓觀眾對傳統粵劇排場的欣賞與反思:戲曲的「古老傳統」,我們應如何看待?傳授楊文廣梅花槍法的楊七娘,與及楊家老僕楊洪,二人份屬不同世代和身份,代表各自背景對於傳承的看法。

     

    此劇既闡述青年創作團隊的想法,亦盼觀眾能從中思考各種傳統戲曲藝術如何健康地傳承下去,也期望大家在創新之餘也不忘傳統,更希望透過劇中的人物、角色和劇情來回應當代對傳統戲曲的思維方式,令觀眾有所體會。

    劇種

    粵劇

    又稱廣東大戲。形成於廣州地區,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和澳門,並傳播到東南亞、美洲、歐洲等華人聚居之地。聲腔以梆子、二黃為主,兼唱高、崑牌子、民間說唱、小曲雜調。200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Tab Priority Display
    Tab to be displayed as the first tab
    Tab Priority Display
    Tab to be displayed as the second tab
    Tab Priority Display
    Tab to be displayed as the third tab
    Content Owner
    Content Approver
    Web Team & Publishers
    Chinese, Tradi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