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fication Action Needed Opt Out
Off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Opt Out
Off
    Referenced Site
    Space
    Venue
    Hero Media
    Title override
    小劇場粵劇獨腳戲《修羅殿》
    Alternative text override
    小劇場粵劇獨腳戲《修羅殿》
    Caption
    Title override
    Art form
    Event Date
    -
    Hide dates
    Off
    Thumbnail
    Title override
    小劇場粵劇獨腳戲《修羅殿》
    Alternative text override
    小劇場粵劇獨腳戲《修羅殿》
    Online
    Off
    Is free
    Off
    Short description
    改編自電影《羅生門》,羅家英身兼編導演,一人分飾多角,挑戰粵劇生涯首齣獨腳戲
    Teaser
    改編自電影《羅生門》 羅家英粵劇生涯首齣獨腳戲
    Description

    此劇由戲曲中心委約,為粵劇名伶羅家英博士從藝半世紀以來首部獨腳戲,他親自創作及一人分飾多角,將黑澤明經典電影改編成小劇場粵劇獨腳戲。

     

    故事時空由日本改為明末,保留劇本骨幹,由強盜與一對夫婦牽涉的命案開始,審訊過程中帶出多個不同版本的「真相」。作品向電影的剪接和現代劇場的敍事手法取經,打破粵劇傳統舞台和燈光,在台上不斷轉換時間與空間,與觀眾以不同角度思考道德、信任和人性。

     

    羅家英博士近年致力將外文經典如《李爾王》、《馬克白》改編成粵劇,尤其特別欣賞黑澤明的作品,《修羅殿》為他思考沉澱經年的成果,去年曾演出接近三小時的足本群戲,今次小劇場的演出擷取精華,透過多媒體的互動,結合現代劇場手法,向難度更高的獨腳戲挑戰。

     

    冠名贊助:

    香港友好協進會

     

    製作:

    戲曲中心

     

    Description More

    藝術及製作團隊:
    編劇、導演、演員:羅家英
    監製、導演、劇本整理:鍾珍珍*
    作曲、編曲:譚兆威
    技術總監:胡偉聰* 
    舞台設計:陳興泰
    燈光設計:蕭健邦
    音響設計:馮璟康
    錄像設計:方曉丹
    助理監製:李嘉隆*
    製作經理:盧月芳*、陳嘉儀*
    監製助理:莊淑雯*、丘穎晞*

     

     

    樂師:
    音樂領導:李廸倫
    擊樂領導:麥嘉威
    樂師:司徒蔚雪、朱智明、何綺雯、何晉熙、吳泳霖、吳家寶、茹健朗、袁嘉怡、廖俊熙

     

    *西九文化區職員

    Event accordion
    詳細資料
    套票折扣

    於同一交易內,購買三套或以上「小劇場戲曲節2022」劇目的正價門票,可享九折優惠。

    *折扣優惠只適用於電話購票,或親身於戲曲中心及自由空間票務處購票。名額有限,售完即止。除套票優惠外,本節目不設其他票務優惠。

    備註
    • 為配合政府防疫工作,以及保障公眾、入場觀眾與員工的安全,本節目現已調低入座率。場地將因應嚴控疫情的需要而調整入場規則及座位安排,請密切留意節目的最新公布。
    • 為確保觀眾、表演團隊及職員安全,請遵守以下措施:
    查詢

    票務查詢:
    (852) 2200 0022, ticketinfo@wkcda.hk

    惡劣天氣安排

    如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於活動開始前3小時仍然生效,是次活動將會取消。

    Description title
    简介
    Date and time

    2022年11月24日至12月3日
    晚上7時30分

     

    演出時間約1小時30分鐘,設一節中場休息

    Venue

    戲曲中心茶館劇場

    Event Languages
    以劇種地方語言演出,輔有中英文字幕
    Tickets
    $430、$350

    門票於2022年9月7日(星期三)上午10時公開發售。
    Tab title
    創作團隊
    Tab title
    特色/劇種
    Content Tab1
    理念及特色

    小劇場粵劇獨腳戲《修羅殿》是由戲曲中心委約創作,由名伶羅家英一人分飾多角,改編日本經典故事《羅生門》。

     

    羅家英先創作長兩個多小時的長版《修羅殿》,公演後再創作此小劇場獨腳戲,可以說是把長版濃縮成90分鐘的精華版本。

     

    全劇透過舞台裝置、燈光、音響等現代劇場技術,為觀眾創造全新粵劇經驗。此為獨腳戲,但結合多媒體錄像,演員可與錄像中的角色對話,帶出作品精髓:透過不同的角色,轉換與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事件,反思人性的真諦。

     

    創作上,舞台只有少量的道具佈置,以代表著劇中的角色,同時運用多媒體元素,透過蒙太奇手法,探索粵劇在舞台上的可能性。

     

    傳統粵劇的突破,往往是經由不斷實驗與創新才可有效地持續發展,這驅使羅家英挑戰自己,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擴張粵劇在創新實驗上的無限;同時亦希望身體力行的跨媒體創作,成為後輩在創新發展上的推動力。

    劇種

    粵劇

     

    又稱廣東大戲。形成於廣州地區,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和澳門,並傳播到東南亞、美洲、歐洲等華人聚居之地。聲腔以梆子、二黃為主,兼唱高、崑牌子、民間說唱、小曲雜調。200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Tab Priority Display
    Tab to be displayed as the first tab
    Tab Priority Display
    Tab to be displayed as the second tab
    Tab Priority Display
    Tab to be displayed as the third tab
    Content Owner
    Content Approver
    Web Team & Publishers
    Chinese, Tradi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