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Description
此剧由戏曲中心委约,为粤剧名伶罗家英博士从艺半世纪以来首部独脚戏,他亲自创作及一人分饰多角,将黑泽明经典电影改编成小剧场粤剧独脚戏。
故事时空由日本改为明末,保留剧本骨干,由强盗与一对夫妇牵涉的命案开始,审讯过程中带出多个不同版本的「真相」。作品向电影的剪接和现代剧场的叙事手法取经,打破粤剧传统舞台和灯光,在台上不断转换时间与空间,与观众以不同角度思考道德、信任和人性。
罗家英博士近年致力将外文经典如《李尔王》、《马克白》改编成粤剧,尤其特别欣赏黑泽明的作品,《修罗殿》为他思考沉淀经年的成果,去年曾演出接近三小时的足本群戏,今次小剧场的演出撷取精华,透过多媒体的互动,结合现代剧场手法,向难度更高的独脚戏挑战。
冠名赞助:
制作:
艺术及制作团队:
编剧、导演、演员:罗家英
监制、导演、剧本整理:钟珍珍*
作曲、编曲:谭兆威
技术总监:胡伟聪*
舞台设计:陈兴泰
灯光设计:萧健邦
音响设计:冯璟康
录像设计:方晓丹
助理监制:李嘉隆*
制作经理:卢月芳*、陈嘉仪*
监制助理:庄淑雯*、丘颖晞*
乐师:
音乐领导:李迪伦
击乐领导:麦嘉威
乐师:司徒蔚雪、朱智明、何绮雯、何晋熙、吴泳霖、吴家宝、茹健朗、袁嘉怡、廖俊熙
*西九文化区职员
Additional info
Tabs
小剧场粤剧独脚戏《修罗殿》是由戏曲中心委约创作,由名伶罗家英一人分饰多角,改编日本经典故事《罗生门》。
罗家英先创作长两个多小时的长版《修罗殿》,公演后再创作此小剧场独脚戏,可以说是把长版浓缩成90分钟的精华版本。
全剧透过舞台装置、灯光、音响等现代剧场技术,为观众创造全新粤剧经验。此为独脚戏,但结合多媒体录像,演员可与录像中的角色对话,带出作品精髓:透过不同的角色,转换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事件,反思人性的真谛。
创作上,舞台只有少量的道具布置,以代表着剧中的角色,同时运用多媒体元素,透过蒙太奇手法,探索粤剧在舞台上的可能性。
传统粤剧的突破,往往是经由不断实验与创新才可有效地持续发展,这驱使罗家英挑战自己,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扩张粤剧在创新实验上的无限;同时亦希望身体力行的跨媒体创作,成为后辈在创新发展上的推动力。
粤剧
又称广东大戏。形成于广州地区,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华人聚居之地。声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唱高、昆牌子、民间说唱、小曲杂调。 2009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