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局)董事局今天舉行第115次會議。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女士在會上匯報西九文化區(西九)不同範疇的最新發展。
管理局剛完成2022-23年度的周年報告,馮程淑儀女士在會議上簡單匯報了管理局於上一個財政年度的財務表現概要。隨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去年7月開幕,西九兩間博物館於2022-23財政年度全面投入運作。在社會逐步復常和全面通關的推動下,西九的訪客人數大增,零售、餐飲和場地租用等業務表現超出預期,管理局營運收入(不包括利息和投資收入)按年增長超過四倍,達到5.53億港元。年內,到訪西九兩間博物館和表演藝術場地的人數超過400萬人次,而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開幕累計至今已分別接待超過440萬及超過164萬人次。
此外,區內零售、餐飲和消閒租戶的銷售額按年上升75%,商業租賃收入亦按年增加3.8倍,現有的商業樓面已差不多全部租出。得到企業贊助、私人捐助,以及會員和贊助人的支持,管理局的籌款收入較上一年度增加超過六倍,達1.97億港元。
除了致力推行積極的開源策略之外,管理局於上個財政年度繼續嚴格控制開支。在大刀闊斧節流和積極進取的開源措施雙重作用下,管理局在2022-23財政年度、未計折舊、攤銷及融資成本前的基本營運赤字為7.18億港元,較2021年緊縮措施實施前的預測,大幅減少50%。在成本收回率方面亦表現優越,2022-23財政年度表演藝術處實現了34%的成本收回率;M+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成本收回率更高,分別為46%及44%,達至與世界不少知名博物館相若甚或更高的水平。
與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設施一樣,西九文化藝術設施的營運難以做到收支平衡。作為一個自負盈虧的文化機構,管理局的長遠策略是透過商業收益支持文化藝術設施的營運,此乃特區政府成立管理局時的財政模式。然而,由於各種原因,現在文化藝術設施陸續投入運作,但除了藝術廣場大樓項目於去年年底成功批出外,大部分能夠創造收入的商業設施仍需要一段時間才到位,導致西九面臨比較嚴重的財務挑戰。
雖然管理局在上個財政年度業務表現理想、開源節流措施頗見成效,但只能將現金流耗盡的時間往後推遲至2025年初。儘管如此,管理局在2022-23年度的營運表現,證明西九具有在逆境和挑戰中履行其作為國際文化地標的使命,以及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文化旅遊目的地的能力。公眾稍後可以透過西九網站閲覽2022-23年度的周年報告。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方面,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9月27日起於展廳8舉行「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特別展覽,展期至明年1月8日。「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展示距今3000─4000多年古蜀文明的最新考古發現,以及其與中華文明起源的關聯。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吸引了大量訪客,10月2日更接待超過9,200人次,創開館以來單日入場人次新高。
此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由11月22日起,於展廳9展出與英國國家美術館合辦「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博物館將推出特別套票,訪客可憑套票在同一日參觀上述兩個特別展覽及展廳1至7的專題展覽,成人套票為港幣240元正,特惠套票為港幣120元正。
M+方面,繼今年7月27日「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特別展覽開幕,於9月下旬,M+希克藏品第二個展覽──「M+希克藏品:別傳」亦向公眾開放,「希克獎2023」展覽亦已於地下大堂展廳免費向公眾展示。
另外,M+廣受好評的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於6月底移師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展出三個多月,展期於剛過去星期日(10月8日)結束,吸引了超過55萬名訪客參觀,打破了該博物館夏季訪客紀錄。這個展覽在香港的公關宣傳及市場推廣計劃已獲多個獎項,上星期再下一城,榮獲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主辦的傑出市場策劃獎2023的最高殊榮「Now TV 金獎」,這亦是本地文化藝術機構首次獲得此項殊榮。
表演藝術處方面,「自由爵士音樂節」雲集來自世界各地11個國家及地區超過500位爵士好手,為觀眾呈獻爵士樂匯演。但受惡劣天氣影響,在剛過去的周末,部分售票活動要改在留白Livehouse演出及提早舉行,不過現場氣氛相當熱烈。另外,於10月26日,國際爵士天后Stacey Kent會在戲曲中心大劇院擔任自由爵士音樂節壓軸嘉賓。除了輪椅使用者座位外,門票已全部售罄。
戲曲方面,自2017年推出以來大獲好評的「香港小劇場戲曲節」,亦在今年10月1日起於戲曲中心再響鑼鼓。除了戲曲中心自家製作,西九更邀得上海崑劇團及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帶來不同地域、極具創意的小劇場表演。
今年暑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女士率領管理局代表團先後訪問上海、深圳、廣州、東莞和成都等城市,與當地的表演藝術場地和文博機構進行深入交流,分享彼此的營運模式及最新發展。期間,馮程淑儀女士分別與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方世忠,以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李斌會面,雙方均期望透過更多交流互訪,增強西九與內地不同省市文化藝術機構的合作,特別在巡展、巡演方面加強合作,更好地發揮西九擁有的文化硬件和軟件優勢。
為了應付持續增加的訪客,由10月13日、即是這個星期五起,區內將新增一條專線小巴CX1,而10月14日即這個星期六起,增加一條專營巴士路線W4,往來西九與高鐵香港西九龍站/港鐵柯士甸站的公共交通服務。途徑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藝術公園。而隨着公共交通服務進一步加強,現時往來西九及高鐵香港西九龍站/港鐵柯士甸站的免費穿梭巴士西九文化區循環專線,將於10月13日晚上8時30分開出尾班車後中止服務。
附件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財務表現概要 |
2022-23年度 |
---|---|
基本營運赤字* |
$7.18億港元 / ↓50% |
營運收入** |
$5.53億港元 / ↑412% |
籌款收入** |
$1.97億港元 / ↑641% |
零售、餐飲和消閒租戶銷售額** |
↑75% |
商業租賃收入** |
↑383% |
成本收回率 |
M+:46%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44% |
|
表演藝術場地:34% |
*因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M+全面投入運作,管理局營運開支大增,2021年制定的2022/23年度預算營運赤字會增至$14.36億元;管理局持續實施緊縮措施後,2022年修訂的2022/23年度預算營運赤字減至$10.78億元。按前述數字計算,2022/23年度的實際營運赤字$7.18億元,較未緊縮開支前的預算減少五成。
2021/22年度的營運赤字為$7.72億元,即2022/23年度的$7.18億元實際營運赤字按年減幅也達到7%,但2021/22年度的營運開支並未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2022年開館後的營運開支。
**按年變動
垂注
關於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願景是為香港在濱臨維多利亞港、佔地40公頃的填海土地上,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帶。文化區內設有製作及舉辦世界級展覽、表演節目和文化藝術活動的各類劇場、演出空間和博物館;並將提供23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
Editorial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