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中心製作:小劇場粵劇《文廣探谷》
Main
Description
戲曲中心製作的第二部小劇場粵劇取材自楊家將故事,保留傳統排場外,還加入當代劇場科技元素、原創橋段,重塑劇本重點;藉此借喻戲曲這種古老藝術在現今社會的傳承,以及傳統演繹與現代劇場手法之間的角力。
此劇榮獲2019年第四屆北京新文藝團體優秀戲劇展演選為戲曲類「最佳劇目」,黎耀威亦憑此劇獲選為「最佳演員」。
故事敘述楊文廣夢見先輩楊繼業舞動楊氏金刀,闖李陵碑而死,臨終前叮囑兒孫繼承正道。文廣醒後,反覆思索自己習武多時,何竟未獲傳承楊家獨門刀法?他翻開家傳《楊氏寶鑑》再睹精湛武藝,自慚生於楊家卻未得真傳。未幾,戰報傳來,楊宗保被西夏王文困於葫蘆谷中,文廣領兵營救父親不果,自愧難以所學擊退敵人;在文廣自責之時,宗保勉兒家風武藝,傳承之道,在於其心,將所知所學融匯貫通,方可百戰百勝。文廣聽後有所頓悟,他能否挽救眾將士脫離困境?
「保持排場的表演精華……讓古老排場持續鮮活地成為當代創作的資糧。」──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所所長王馗
「關目、台型、功架、身段、唱腔,雄渾成熟,有戲有力有情,之前(黎耀威)贏得最佳演員的確是實至名歸。」──香港資深戲劇工作者白耀燦
藝術及製作團隊
監製、導演:鍾珍珍*
編劇、導演、編曲:黎耀威、黃寶萱
主演:黎耀威、黃寶萱、吳立熙、沈柏銓
技術總監:胡偉聰*
舞台設計:黃逸君
燈光設計:蕭健邦
音響設計:楊我華
錄像設計:方曉丹
助理監製:李嘉隆*
製作經理:蔡皓敏*、陳嘉儀*
演員
黎耀威 飾 楊繼業(楊令公)、楊宗保
黃寶萱 飾 楊七娘(杜金娥)
吳立熙 飾 楊文廣
沈柏銓 飾 楊洪、王文
樂隊
音樂領導:佘嘉樂
擊樂領導:陳定邦
*西九文化區職員
製作
戲曲中心

戲曲中心以保存、推廣及發展戲曲藝術為目標,承擔弘揚本土粵劇和推廣其他劇種為使命。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鼓勵藝術家創作,並培育本地新一代藝術家,包括常駐的茶館新星劇團,通過演出、創作、教育、研究和交流,拓展觀眾,為戲曲的當代發展創造新平台。
Additional info
Tabs
Editorial
戲曲中心製作: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
Main
Description
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糅合傳統與創新意念,融合傳統粵劇表演程式與當代劇場舞台設計。由傳統而簡樸的一桌兩椅形成舞台空間,加入當代音樂設計、燈光效果及特別設計的形體動作等現代劇場元素,為家傳戶曉的《霸王別姬》故事注入新力量,除了展現粵劇多姿多彩的特性外,更為戲曲發展探索全新路徑。
本劇是戲曲中心首部委約作品,曾參與亞洲多個城市的藝術節,並榮獲中國(北京)演藝博覽會2017年度最佳演藝評選為「最佳小劇場戲曲」、2018年第五屆及2019年第六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優秀劇目」獎項。
作品以大家熟悉的傳統粵劇故事切入,逐漸演變至近代粵劇的演出風格,向觀眾呈現粵劇的流變與發展。有別於傳統戲曲的《霸王別姬》,全劇集中刻劃項羽在英雄末路之際的內心掙扎,試圖向觀眾展現不一樣的霸王與虞姬之情,訴說西楚霸王面對江山美人盡失之際的悵然回眸——奔走苟活?抑或慷慨赴死?
創作團隊依循時間線,從霸王回營到四面楚歌,再虞姬舞劍到霸王自刎,層層遞進,將悲劇逐步引向高潮,最後留下伏筆,讓觀眾自行思索,同時藉此劇思考小劇場還有什麼元素可以推動傳統戲曲的發展,呈現粵劇精湛藝術與活力。
「這戲的藝術水平之高是香港少見,無論在劇情編排、動作、唱詞、走位和演員配合都相當出色。」──香港粵劇演員文禮鳳
「可以入眼、入耳、入心、入夢的品質之作。此劇武戲文做,新意迭出。唱腔以梆黃為基礎,適當融入當代旋律和技法……頗具小劇場特色。」──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梧桐(北京)
藝術及製作團隊
監製:鍾珍珍*
編劇、導演、編曲:黎耀威、黃寶萱
演員:黎耀威、黃寶萱、吳立熙
技術總監:胡偉聰*
舞台設計:黃逸君
燈光設計:蕭健邦
音響設計:温新康
服裝設計:譚嘉儀
花旦頭飾設計及製作:曾俊霖
助理監製:李嘉隆*
製作經理:蔡皓敏*、陳嘉儀*
演員
黎耀威 飾 項羽
黃寶萱 飾 虞姬
吳立熙 飾 馬童/士兵
樂師
音樂領導:佘嘉樂
擊樂領導:陳定邦
2016年首演製作團隊
燈光設計:馮海林
音響設計:袁卓華
服裝設計:譚嘉儀
*西九文化區職員
製作
戲曲中心

戲曲中心以保存、推廣及發展戲曲藝術為目標,承擔弘揚本土粵劇和推廣其他劇種為使命。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鼓勵藝術家創作,並培育本地新一代藝術家,包括常駐的茶館新星劇團,通過演出、創作、教育、研究和交流,拓展觀眾,為戲曲的當代發展創造新平台。
Additional info
Tabs
Editorial
講座:小劇場裡創意與傳統的藝術突破
Main
Description
在這節講座中,創作戲曲中心出品的兩部小劇場戲曲作品《霸王別姬》(新編)及《文廣探谷》的三位靈魂人物──鍾珍珍、黎耀威、黃寶萱,將會分享他們探索本地實驗戲曲的旅程,和大家討論小劇場戲曲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
每一齣表演藝術作品要達至最佳效果、能感染觀眾,就必須經歷反覆試驗,過程中戲曲藝術家要在云云傳統與創新的意念中選擇和取捨,漸漸孕育獨特的美學風格,開拓出粵劇的新風貌,箇中經歷定必引人入勝,我們且聽幾位講者娓娓道來。
此外,小劇場戲曲亦為培育本地戲曲後輩帶來契機。講者會分享這些實驗戲曲如何為本地年青戲曲藝術家帶來潛在機會,例如提供渠道給各地同業文化交流和互相觀摩,從而鼓勵年青一代反思傳統戲曲與當代實驗劇場的關係。
此活動將於戲曲中心排演室1 舉行,並於網上直播。 如欲親身到戲曲中心參加講座,請登記。
如果你希望透過Microsoft Teams 收看直播,請在此頁登記。
講者:
鍾珍珍(監製、導演)
黎耀威(編劇、導演、編曲、演員)
黃寶萱(編劇、導演、編曲、演員)
截止報名:
2021年10月12日晚上11時59分
Tabs
Editorial
小劇場裡創意與傳統的藝術突破(線上)
Main
Description
在這節講座中,創作戲曲中心出品的兩部小劇場戲曲作品《霸王別姬》(新編)及《文廣探谷》的三位靈魂人物──鍾珍珍、黎耀威、黃寶萱,將會分享他們探索本地實驗戲曲的旅程,和大家討論小劇場戲曲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
每一齣表演藝術作品要達至最佳效果、能感染觀眾,就必須經歷反覆試驗,過程中戲曲藝術家要在云云傳統與創新的意念中選擇和取捨,漸漸孕育獨特的美學風格,開拓出粵劇的新風貌,箇中經歷定必引人入勝,我們且聽幾位講者娓娓道來。
此外,小劇場戲曲亦為培育本地戲曲後輩帶來契機。講者會分享這些實驗戲曲如何為本地年青戲曲藝術家帶來潛在機會,例如提供渠道給各地同業文化交流和互相觀摩,從而鼓勵年青一代反思傳統戲曲與當代實驗劇場的關係。
此活動將於戲曲中心排演室1 舉行,並於網上直播。 透過 Microsoft Teams 收看直播,請登記。
如果你希望親身到戲曲中心參加講座,請在此頁登記。
講者:
鍾珍珍(監製、導演)
黎耀威(編劇、導演、編曲、演員)
黃寶萱(編劇、導演、編曲、演員)
截止報名:
2021年10月12日晚上11時59分
Tabs
Editorial
網上內容:2020 年創作交流會
Main
Description
我們於「小劇場戲曲節2020」舉辦了一系列創作交流會,讓身處不同地域青年戲曲演員和創作人透過視像直播與香港觀眾見面及交流, 一同深入了解小劇場戲曲。現在大家可重溫這些珍貴片段。
節目只限特定時間播放。
主辦:

Tabs
The Shanghai Kunqu Opera Troupe discuss their acclaimed production The Chairs – a Kunqu adaptation of Eugène Ionesco’s 1952 classic absurdist play Les Chaises – a minimalist production that incorporates traditional Kunqu techniques to offer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absurdity and loneliness of human existence.
Date: 16 October 2021 (Saturday)
Online viewing: 3:00pm HKT
Duration: Approximately 1 hour 30 minutes
Language: In Cantonese, Mandarin and regional dialects, no subtitles.
Watch video Available at 3:00pm HKT on 16 Oct 2021 (Saturday)
Artists from the Jin Liansheng Gaojia Opera Troupe of Xiamen City introduce their production Sister A Da – a morality tale about a well-meaning but hapless protagonist – and discuss how traditional comic techniques can be merged with contemporary elements to tell stories that resonate with audiences today.
Date: 23 October 2021 (Saturday)
Online viewing: 3:00pm HKT
Duration: Approximately 1 hour 30 minutes
Language: In Cantonese, Mandarin and regional dialects, no subtitles.
Watch video Available at 3:00pm HKT on 23 Oct 2021 (Saturday)
The Shanghai Yue Opera House discuss their immersive avant-garde production Destiny of Rebirth – a contemporary reimagining of a classic lyrical poem that merges modern aesthetics and traditional Yue opera techniques to explore past and present perspectives on female identity.
Date: 6 November 2021 (Saturday)
Online viewing: 3:00pm HKT
Duration: Approximately 1 hour 30 minutes
Language: In Cantonese, Mandarin and regional dialects, no subtitles.
Watch video Available at 3:00pm HKT on 6 Nov 2021 (Saturday)
The young artists of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Taiwan share insight on creating cross-genre Peking opera productions for contemporary audiences and discuss their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production Wu Song – The Tiger Warrior.
Date: 13 November 2021 (Saturday)
Online viewing: 3:00pm HKT
Duration: Approximately 1 hour 30 minutes
Language: In Cantonese, Mandarin and regional dialects, no subtitles.
Watch video Available at 3:00pm HKT on 13 Nov 2021 (Saturday)
Editorial
如何當武生:《霸王別姬》(新編)身段工作坊
Main
Description
在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新編)中飾演馬童和士兵的吳立熙功架十足,他將在是次工作坊示範各種粵劇身段,並帶領參加者一同研習,讓大家淺嘗當粵劇演員的滋味。
「身段」是指粵劇演員在台上以形體動作勾劃出不同身份的角色,以至該角色的性格和心理狀況,活現不同故事人物和情節。吳立熙將在工作坊上示範粵劇中生角的身段,包括武生的武打動作和道具運用,更有趣的是透過虛擬動作的呈現,讓人立即心領神會劇情的發展。參加者除了觀看示範,還可在導師指導下試跟著做,體驗粵劇演出的樂趣。
導師:
吳立熙
Tabs
Editorial
霸王與虞姬:舞台「剪」影工作坊
Main
Description
《霸王别姬》(新編)裡的西楚霸王和虞姬被圍攻,英雄窮途末路,虞姬烏江自刎,觀眾倍感婉惜。這節工作坊將由紙藝藝術家兼立體書故事劇場創作人劉銘鏗,教授以民間剪紙工藝,結合舞台設計思維,把這兩位小劇場戲曲裡扣人心弦的身影記錄下來。
工作坊將教授基本剪紙竅門,包括摺、疊、剪、裁的技巧,參加者掌握以後,就能注入自己的創意,剪出心目中的霸王與虞姬,製作成風格創新的立體紙藝作品。
剪紙技巧容易掌握,六歲以上均適合參加。
導師:
劉銘鏗
Additional info
Tabs
Editorial
迷你楊家將:傳統麵粉公仔工作坊
Main
Description
小劇場粵劇《文廣探谷》裡的楊文廣一角,憑家傳武藝領兵勇救父親,深受戲迷喜愛。此約三小時的工作坊由資深麵塑藝術家羅仲文師傅教授參加者親手製作一個約四吋高的文廣麵粉公仔。
《文廣探谷》取材自「楊家將」故事,以文廣對繼承楊家獨門兵法的迷茫為借喻,思考戲曲藝術的傳承;而手製麵粉公仔亦是一門有失傳之虞的中國民間傳統工藝。參加者學習這門傳統手藝,同時發揮自己的心思創意,體會承傳創新的精神和趣味。
工作坊會教授基本麵塑技巧,參加者利用彩色麵糰巧手雕琢,把文廣武生的造型,包括衣服、髮飾等,甚至神態動作塑造出來,製成栩栩如生故事人物。
製作麵粉公仔包含細緻手工技巧,適合12歲以上人士參加。
Additional info
Tabs
Editorial
節目及門票
Main
電話購票︰2200 0022
網上購票︰ www.westkowloon.hk
票務查詢︰2200 0022
Content
Tickets Purchase and Enquiries
(No booking fees at any of the listed sales channels)
Festival Overview
| Ticketed Stage Performances | |
| Xiqu Centre Original Production: Experimental Cantonese Opera Wenguang Explores the Valley | 7–12 October 2021 (Thursday–Tuesday) |
| Xiqu Centre Original Production: Experimental Cantonese Opera Farewell My Concubine (New Adaptation) | 19–21 October 2021 (Tuesday–Thursday) |
| Fringe Events | |
| Talk: Creating Experimental Productions (free admission) | 13 October 2021 (Wednesday) |
| Workshops (paid event) | 24, 30 October and 13 November 2021 (Saturday and Sunday) |
| Experimental Chinese Opera Festival 2020 Creative Sharing Sessions Playback (free event) | 16 October–13 November 2021 (Saturday) |

Editorial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關於我們
Main
Content
Bringing together emerging artists and inspiring new perspectives in Chinese opera artistry and stage technology
The Xiqu Centre’s annual Black Box Chinese Opera Festival highlights original productions offering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evolution and potential future of Chinese opera. Bringing together emerging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region, the event inspires and facilitates exchange between practitioners as part of the contemporary network of experimental Chinese opera festivals.
Alongside award-winning contemporary productions of rare and well-known regional genres, the festival also offers workshops and talks that give local audiences deeper insight into individual works and 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s that have inspired them.
The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Xiqu Centre’s mission to preserve tradition, foster creativity and extend the reach of a heritage art form. By showcasing breakthroughs in artistic and stage innovation, we hope to engage audiences with a glimpse of the diversity and vitality of Chinese opera.
Editorial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