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香港西九文化区现正建设中的M+ 视觉文化博物馆宣布,首三个展览将于西九文化区内首个完成的永久场地M+展亭展出。由2016 年9 月至2017 年5 月,M+ 将呈献三个重要展览,包括香港艺术家曾建华个展「无」,该展览展出艺术家代表香港参与2015 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并广受好评后所创作的最新作品;紧接而来,博物馆将其前所未见、极具突破性的设计藏品举办首个展览「形流意动:M+设计藏品」;随后,M+ 将以香港80年代起的流行文化作为切入点, 举办一个有关女性形象的展览。
三个展览涵盖众多领域、主题、题材及策展手法,M+ 展亭内进行将为揭幕一连串展览项目,在M+ 永久大楼于2019 开幕前,M+ 展亭将成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空间。 M+ 展亭的启用标志着博物馆广受欢迎的「M+ 进行」系列展览的结束,但同时为M+ 迈向进驻西九文化区永久大楼的进程开启新的篇章。
M+ 展亭采用悬臂甲板设计,镜面外墙将反映未来建成的园林景观,并坐拥300 平方米的艺廊空间。 M+ 展亭由香港建筑师彭耀辉建筑师事务所(VPANG)+ JET 建筑事务所+ 张励绣在国际比赛中赢出并获委聘负责设计。在M+ 博物馆大楼于2019 年开幕后,展亭将为其他文化机构举办展览及活动提供展览场地。
曾建华:「无」
2016 年 9 月 9 日 – 11 月 6 日
由曾建华创作,名为「无」的多媒體視頻裝置為 M+ 展亭揭開序幕,作品為藝術家於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舉辦的個展「无盡虛无」之延續。曾建華結合一系列取材自哲學、文學與宗教中的隱喻和寓言,並將不同電影、音樂與流行文化的創作元素投放於作品當中,建構一個讓人沉浸其中富哲學性思考的獨特體驗。這個全新委託作品的概念與前作互相呼應,繼續探討生命的意義,同時流露對潛在徒勞的全然覺悟。「无」是藝術家對存在的再一次檢視和覺醒,並藉此向我們提出或許生命的本相就是一場无止境的自我覺醒、背叛和解脫。
展览由M+ 博物馆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链与教学及诠释首席策展人方咏甄策划,并由教学及诠释助理策展人陈敏及黎颖提供协助。
「形流意动:M+ 设计藏品」
2016 年 11 月 25 日 – 2017 年 2 月 5 日
「形流意动:M+ 设计藏品」為M+設計藏品系列的首個展覽,亦是亞洲首個同類型展覽。展覽包含後二戰時期至今的藏品,從亞洲的多樣性出發,前所未有地重組 20 至 21 世紀的設計歷史,同時探討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以及概念框架如何改變我們對設計的定義的議題。展覽展出逾百件從日本及印度搜羅回來的二十世紀中期物料、戰後香港工業發展全盛時期及毛澤東時代的的工業製品,以及當今常見的航拍飛行器、複製品,以至數碼科技和開放源碼作品等。
展览由M+ 博物馆设计及建筑首席策展人陈伯康策划,由设计及建筑助理策展人黄钰雯提供协助。
(展览标题将于稍后公布)
2017 年 2 月 24 日 – 5 月 7 日
该展览审视自1980 年代起香港流行文化如何塑造和展示女性形象。透过电影、音乐录像、时装、摄影以及印刷媒介等,展示如已故流行歌手梅艳芳等所呈现的女性典范及形象,借此探究香港女性的身份。展览参照性别和流行文化的学术研究,检视香港流行文化这片丰富的土壤如何孕育出各种与传统刻板形象大相径庭的女性形象。
展览由M+ 博物香港视觉文化策展人彭绮云及香港视觉文化助理策展人周丽珊策划,由流动影像策展助理罗海珊提供协助。
M+ 展亭坐落於西九文化区中心位置。如欲了解更多,請瀏覽 www.westkowloon.hk/en/visit/visit-west-kowloon。
垂注
西九文化区
坐落維港旁邊的西九文化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集藝術、教育及公共空間於一身。西九文化区的願景是為香港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文化地帶。當中佔地 23 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西九公園,及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同時設有多個表演場地和M+博物館,製作及上演世界級展覽、演藝節目,以及其他文化藝術活動。
M+
M+ 是香港崭新的视觉文化博物馆,囊括20 及21 世纪来自本港、中国、亚洲以至全世界的视觉艺术、设计与建筑,以及流动影像。 M+ 位于西九公园旁边,旨在发展成为全球其中一所最具规模的现代及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 M+ 预计于2019 年开幕。
Editorial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