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位于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文化新地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今天庆祝开幕一周年。为庆祝此重要里程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谭允芝、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博物馆副馆长(研究策展及节目)王伊悠博士及博物馆副馆长(博物馆营运)袁贶霖今天于博物馆内向首100名入场访客赠送博物馆的文创精品,以答谢公众的支持。
博物馆自2022年7月3日开馆以来,短短一年间已接待近130万名访客,并以独特的文化视野和崭新的策展手法,糅合多媒体等数码化元素,先后向公众呈献了12个精心策划的展览,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香港以及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机构的珍藏,同时积极与中外文化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谭允芝表示:「回顾这精彩的第一年,博物院为广大市民和访港旅客带来了惊喜和感叹。我们感谢故宫博物院的全力支持,借出院内最珍贵的藏品;还有本地收藏家的慷慨捐赠、赞助机构和赞助人的鼎力支持。我亦为我们出色的策展及营运团队点赞,更要特别感谢市民及中外旅客的鼓励与点赞,为我们添加动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定将继续呈献精彩的展览和活动,生动地说出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实践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使命。」
博物馆同时宣布,向故宫博物院借展的第五批新轮换展品,共51件珍贵文物,已于展厅1、2及5亮相展出,展出时间为期三个月直至2023年9月下旬。第五批新展品大部分是首次在香港展出,包括在展厅5「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出的两件属国家一级文物的竹刻:明末竹刻家濮澄的「濮澄款松树纹壶」,以及清初封锡爵的「封锡爵款白菜式笔筒」。
展厅1「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展出细致描绘光绪帝大婚典礼场景的「交泰殿陈设册宝图」(《光绪帝大婚典礼全图》)、以及目前已知唯一的存世「皇后之宝」,是册封皇后时使用的金印,极其珍贵;展厅2「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新轮换的展品中有版画珍品「花园正面」(《圆明园西洋楼二十景图》),刻画出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秀美瑰丽的景观,体现了中国与欧洲绘画与造园风格的融合。访客可把握机会,到博物馆一睹故宫珍宝之风采。
博物馆将由2023年7月开始,停止星期三免费开放予公众参观展厅1至7的安排,未来将会以更有效的方法派发免费门票予有需要的公众,并增加邀请弱势社群前来博物馆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开幕首年已接待超过12万名弱势社群,及7万名学生、老师、校长等教育界人士。
公众现可经由博物馆网站、西九文化区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式、「购票通」网上购票平台,以及博物馆的票务伙伴香港中国旅行社、飞猪旅行、KKday、Klook、携程旅行及Trip.com网上平台购买八月份的门票。七月份门票亦可在上述平台购买。
垂注
关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领先的博物馆,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研究和欣赏,并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博物馆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项目,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捐35亿港元成立,并于2023至2031年期间支持其部分年度大型展览及教育项目。
博物馆以崭新的策展手法,从香港角度出发,结合环球视野,展出故宫博物院和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机构的珍藏。博物馆将透过展览、研究、教育和专业人员交流,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博物馆亦是香港社区的文化资源,提供活力充沛的平台,推动社区参与,鼓励对话与合作,并增强文化创造力和跨领域合作。
www.hkpm.org.hk/
关于西九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愿景是为香港在滨临维多利亚港、占地40公顷的填海土地上,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带。文化区内设有制作及举办世界级展览、表演节目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各类剧场、演出空间和博物馆;并将提供23公顷的公共空间,包括长达两公里的海滨长廊。
www.westkowloon.hk/
Editorial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