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昆剧团:实验昆剧《椅子》
Main
Description
[ticketing_button button_text="门票" href="https://www.tickets.westkowloon.hk/sc/event/PXZ010009421"]
实验昆剧《椅子》改编自荒诞派戏剧之父、法国剧作家尤内斯库(Eugène Ionesco)1952年的同名话剧,以传统戏曲经典的一桌二椅样式呈现,并以戏曲的虚拟表演程式展现「椅子」;通过唱念做打,在舞台上创造不可见但可意会的人和物;通过演员在不同段落的行当转换,表现剧中人物的不同关系及状态,并从传统的功法程式中探索新的人物表达方式,探讨爱、孤独及人生的意义等永恒课题。
极简的舞台上,两位荣获梅花奖的主角吴双和沈昳丽,透过剧中不断转换行当的设计,运用生旦净丑各种表演手法,展现剧中人物的不同关系及状态,探讨爱、孤独及人生意义等永恒课题,借此表现「椅子的虚无与生命存在的无意义」。
在一座无名孤岛上,王生和茜娘这对老年夫妇,一个不断编织竹篾,一个整日以竹篮打水,两人喋喋不休,但倾诉对象只有面前的椅子。这天,他们邀请所有朋友来访,并热烈期盼客人能告诉他们人生意义。等待的过程中,故友、初恋、孩子、皇帝等逐一「登场」。最后,一位客人姗姗来迟,可这位好不容易到来的客人却是个哑巴……
本节目由上海昆剧团制作及演出,为小剧场戏曲节2023节目之一。小剧场戏曲节2023由戏曲中心主办,获任白慈善基金冠名赞助。
所获殊荣:
- 2017年全国小剧场戏剧展演优秀剧目
- 俄罗斯「金萝卜」戏剧节纪念奖
- 第31届中国田汉戏剧文学奖・剧本二等奖
- 第五届亚洲导演戏剧节(日本)「导演奖」
「借助戏曲的虚拟性特征,保留了荒诞派高度抽象的哲学思考意味。」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杜明哲
「上昆演员对于声音的把控让我们佩服,在舞台上显得非常轻松生动,这在俄罗斯的表演流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
──俄罗斯戏剧家Konstantin Raykin
冠名赞助:

合作伙伴:

制作及演出:

艺术及制作团队:
原著:尤内斯库
编剧:俞霞婷
导演:倪广金
作曲:孙建安(特邀)
打击乐设计:王明强(特邀)
造型设计:符凤珑
演员:
吴双 饰 王生
沉昳丽 饰 茜娘
孙敬华 饰 昭容
乐队:
司鼓:李琪
司笛:张思炜
Additional info
Tabs
Workflow
Editorial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小剧场高甲戏《阿搭嫂》
Main
Description
[ticketing_button button_text="门票" href="https://www.tickets.westkowloon.hk/sc/event/PXZ010009422"]
今届小剧场戏曲节,香港观众有机会欣赏到特色鲜明的高甲戏。名家荟萃的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来港演出高甲喜剧《阿搭嫂》,更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得主吴晶晶担演主角。
高甲戏以喜剧为主,丑角尤其出色,诙谐活泼且分工精细,《阿搭嫂》正正充分发挥这些长处,吴晶晶展现其精湛跨行当功架,生动演活阿搭嫂。这个作品更在传统地方戏的演出上渗入现代元素,如现代汉语和流行文化,配合简约舞台美学,构成独特风格。
《阿搭嫂》以遇事抱打不平的阿搭嫂为主轴,讲述她糊里糊涂连生事端,但最终化险为夷,故事喜中带涩,体现人情冷暖。
本节目由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制作及演出,为小剧场戏曲节2023节目之一。小剧场戏曲节2023由戏曲中心主办,获任白慈善基金冠名赞助。
冠名赞助:

合作伙伴:

制作及演出:

艺术及制作团队:
艺术总监:吴晶晶
执行策划:吴敏
编剧:曾学文
导演:陈大联(导演)、吴伯祥(副导演)
音乐设计:朱伟捷、黄书贵
舞台设计:黄永碤、傅仰彬
灯光设计:洪基煌
音响设计:鲍家瑞
化妆设计:林婉玲
演员:
吴晶晶 饰 阿搭嫂
陈炳聪 饰 萧秀才
吴伯祥 饰 天成
许瑞治 饰 少爷
林良禹 饰 长官
肖毅松 饰 儿子
李莉 饰 儿媳
音乐伴奏: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乐队
Additional info
Tabs
Workflow
Editorial
戏曲中心制作:小剧场粤剧《奉天承运》(预演)
Main
Description
[ticketing_button button_text="门票" href="https://www.tickets.westkowloon.hk/sc/event/PXZ010009423"]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成王、文贵妃和敦华太子被传召到太庙领旨,三人忖测此跟「王位」有关。这圣旨不单戳破三人的野心,更牵扯出皇族之间的权谋和心计。宫廷之内,是否需要不择手段,方可「奉天承运」?
《奉天承运》为戏曲中心制作的第三部原创小剧场粤剧作品,以皇族尔虞我诈的故事展开人性辩论,同时思考宿命与定数。此剧于2022年首次预演后,收到各粤剧专家和前辈、观众慷慨提意见,创作团队遂改进剧本,务求情节更紧凑,舞台效果更引人入胜,于2023年10月再度与观众见面。
本剧具丰富实验元素,将传统身段和唱腔与现代音乐结合,加入录像、舞台装置等现代舞台处理去营造诡袐气氛,突显人性幽暗。此亦为戏曲中心首个通达共融的制作,星期六的场次设有剧场视形传译和粤语口述影像服务。
《奉天承运》(预演)由钟珍珍身兼监制和导演,黎耀威和黄宝萱再度联合编剧、导演、编曲,与艺术新秀奖得主吴立熙,及青年演员沈柏铨共同演出,同台更邀请了聋人艺术家黄耀邦参演一角。
本节目由戏曲中心委约及制作,为小剧场戏曲节2023节目之一。小剧场戏曲节2023由戏曲中心主办,获任白慈善基金冠名赞助。
冠名赞助:

合作伙伴:

艺术及制作团队:
监制、导演:钟珍珍*
导演、编剧、编曲:黎耀威、黄宝萱
副导演:吴立熙
技术总监:胡伟聪*
舞台设计:黄逸君
灯光设计:萧健邦
音响设计:温新康
录像设计:方晓丹
助理监制:李嘉隆*
制作经理:冯之*、关迪恩*
监制助理:高培琛*、陈洛瑶*
演员:
黎耀威 饰 武成王
黄宝萱 饰 文贵妃
吴立熙 饰 敦华太子
沈柏铨 饰 荣谦
黄耀邦 饰 荣福
乐师:
音乐领导:毛奕俊
击乐领导:陈定邦
乐师(依笔划序排名):何卓晋、梁淑妍、陈一凡、黄婉苓、黎家维、钟诗玲、苏绍勋
*西九文化区职员
Additional info
Tabs
Workflow
Editorial
戏曲中心制作:小剧场粤剧《文广探谷》
Main
Description
[ticketing_button button_text="门票" href="https://www.tickets.westkowloon.hk/sc/event/PXZ010009424"]
《文广探谷》为戏曲中心制作的第二部小剧场粤剧,取材自杨家将故事,除了保留传统排场,还加入当代剧场科技及原创桥段,为历史故事赋予全新意义,借喻戏曲这种古老艺术在现今社会的传承,擦出传统演绎手法与现代剧场设计之间的火花。
本节目由戏曲中心委约及制作,为小剧场戏曲节2023节目之一。小剧场戏曲节2023由戏曲中心主办,获任白慈善基金冠名赞助。
所获殊荣:
- 2019年第四届北京新文艺团体优秀戏剧展演「戏曲类最佳剧目」
- 2019年第四届北京新文艺团体优秀戏剧展演「戏曲类最佳演员」(黎耀威)
- 2019年第六届北京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关目、台型、功架、身段、唱腔,雄浑成熟,有戏有力有情,之前(黎耀威)赢得最佳演员的确是实至名归。」
──香港资深戏剧工作者白耀灿
「故事情节丰富,短短80分钟,起承转合面面俱圆,传统戏曲结合科技颇富新鲜感……四位演员要分饰三代人,想必是下了许多苦功。」
──粤剧名伶吴美英
冠名赞助:

合作伙伴:

艺术及制作团队:
监制、导演:钟珍珍*
编剧、导演、编曲:黎耀威、黄宝萱
技术总监:胡伟聪*
舞台设计:黄逸君
灯光设计:萧健邦
音响设计:温新康
录像设计:方晓丹
助理监制:李嘉隆*
制作经理:冯之*、关迪恩*
监制助理:高培琛*、陈洛瑶*
演员:
黎耀威 饰 杨继业(杨令公)、杨宗保
黄宝萱 饰 杨七娘(杜金娥)
吴立熙 饰 杨文广
沉柏铨 饰 杨洪、王文
乐师:
音乐领导:毛奕俊
击乐领导:陈定邦
乐师(依笔划序排名):何卓晋、梁淑妍、陈一凡、黄婉苓、黎家维、钟诗玲、苏绍勋
*西九文化区职员
Additional info
Tabs
Workflow
Editorial
戏曲中心制作: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新编)
Main
Description
[ticketing_button button_text="门票" href="https://www.tickets.westkowloon.hk/sc/event/PXZ010009425"]
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新编)为戏曲中心首部委约作品,糅合传统与创新意念,结合传统粤剧表演程式及当代舞台设计,细腻地刻划项羽与虞姬之情,及诉说西楚霸王项羽面对江山美人尽失之际的怅然回眸,同时创作团队祈望能给观众展现粤剧从古到今的风格。此剧曾获邀参与亚洲多个城市之艺术节,屡获殊荣。
本节目由戏曲中心委约及制作,为小剧场戏曲节2023节目之一。小剧场戏曲节2023由戏曲中心主办,获任白慈善基金冠名赞助。
所获殊荣:
- 2022年北京纪念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系列活动「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榜单之40台剧目奖」
- 2018年第五届及2019年第六届北京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 2018年首届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2017年度最佳小剧场戏曲奖」
「这戏的艺术水平之高是香港少见,无论在剧情编排、动作、唱词、走位和演员配合都相当出色。」
──香港粤剧演员文礼凤
「可以入眼、入耳、入心、入梦的品质之作。此剧武戏文做,新意迭出。唱腔以梆黄为基础,适当融入当代旋律和技法……颇具小剧场特色。」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梧桐(北京)
冠名赞助:

合作伙伴:

艺术及制作团队:
监制:钟珍珍*
编剧、导演、编曲:黎耀威、黄宝萱
技术总监:胡伟聪*
舞台设计:黄逸君
灯光设计:萧健邦
音响设计:温新康
服装设计:谭嘉仪
花旦头饰设计及制作:曾俊霖
助理监制:李嘉隆*
制作经理:冯之*、关迪恩*
监制助理:高培琛*、陈洛瑶*
演员:
黎耀威 饰 项羽
黄宝萱 饰 虞姬
吴立熙 饰 马童、士兵
乐师:
音乐领导:毛奕俊
击乐领导:陈定邦
乐师(依笔划序排名):何卓晋、梁淑妍、陈一凡、黄婉苓、黎家维、钟诗玲、苏绍勋
2016年首演制作团队:
灯光设计:冯海林
音响设计:袁卓华
服装设计:谭嘉仪
*西九文化区职员
Additional info
Tabs
Workflow
Editorial
古饰今戴工作坊──闪石水钻胸针
Main
Description
除了布满刺绣的华丽戏服,做工精细的配饰亦是戏曲造型的重要一环,令不同角色的扮相更精致,甚至可反映其个性和身份。
在这节工作坊,艺术家吴施如会结合金银丝细工等制作传统中式饰物的技巧,教授大家利用金线、闪石等制作一个胸针,既带有戏曲配饰的特色,又适合现代日常穿戴,让大家以戏曲的美学点缀生活。
本活动为小剧场戏曲节2023节目之一。小剧场戏曲节2023由戏曲中心主办,获任白慈善基金冠名赞助。
导师︰
吴施如
冠名赞助︰

合作伙伴:

Additional info
Tabs
Workflow
Editorial
古饰今戴工作坊──中式花钮头饰
Main
Description
花钮常见于传统中国服饰,除有固定衣服及装饰的用途,亦是身份象征。戏曲戏服上,少不了各式各样精致小巧的花钮,可说是画龙点睛,亦突显了不同角色的身份地位。
在这节工作坊,艺术家何诗雅会教授制作中式花钮,并把这种传统工艺融合现代设计,成为时尚并可日常配戴的头饰,让参加者认识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余,亲身体验承传创新所迸发的创意。
本活动为小剧场戏曲节2023节目之一。小剧场戏曲节2023由戏曲中心主办,获任白慈善基金冠名赞助。
导师︰
何诗雅
冠名赞助︰

合作伙伴:

Additional info
Tabs
Workflow
Editorial
节目及门票
Main
Taxonomy
Content
Editorial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关于我们
Main
Content
The Xiqu Centre’s Black Box Chinese Opera Festival presents experimental productions offering new perspectives on an ancient performance art. Every year, the festival showcases original works in a range of regional genres and styles. Devised and adapted for the modern stage, each production merges history and tradition with innovative stage technologies, highlighting the diversity and vitality of the heritage art form through bold experimentation and a contemporary sensibility, all within a 100-minute format.
The Black Box Chinese Opera Festival 2023, generously supported by the Yam Kim Fai and Pak Suet Sin Charitable Foundation, presents five highly acclaimed experimental xiqu productions. This year, we are delighted to welcome two renowned guest troupes: the Shanghai Kunqu Opera Troupe with the experimental kunqu opera The Chairs and the Jin Liansheng Gaojia Opera Troupe of Xiamen City with the experimental gaojia opera Sister A Da. Audiences can also enjoy three of the Xiqu Centre’s original experimental Cantonese operas – Farewell My Concubine (New Adaptation), Wenguang Explores the Valley and The Imperial Decree (Preview) – which return to the stage with new elements and updated scripts, honouring the innovative spirit of the festival.
In addition to the performances, we present the Living Heritage Workshop Series – a fun, hands-on programme offering participants the chance to explore and learn about traditional xiqu-related handicrafts.
Our vision for the Black Box Chinese Opera Festival is to create a permanent platform for creation and exchange, and to bring together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globe to preserve and promote this important heritage art form.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the festival become a key date on the performance arts calendar alongside established Black Box festivals in the region.
Editorial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